低速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段塞流试井分析方法

被引:8
作者
程时清
张占峰
机构
[1] 汉江石油学院
关键词
试井解释; 非达西渗流; 段塞流; 数学模型; 典型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3 [试井、试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低渗透油层存在低速非达西流的现象,本文首次建立了低速非达西流条件下段塞流试井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了井底压力解,并绘制了无限大地层及有限边界地层的典型曲线.采用新型典型曲线拟合实测数据,发现随着CDe2S值增大,非达西流效应对段塞流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也更加明显:段塞流双对数曲线出现拐点,后期上翘(若边界距离非常近,其影响不大).由于采用了双对数曲线和诊断曲线同时拟合实测数据,提高了拟合精度,为低渗透油层段塞流试井解释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特殊规律──低渗透油田开发系列论文之一 [J].
李道品 ;
罗迪强 .
断块油气田, 1994, (04) :30-35
[2]   DST段塞流的非线性模型及新型典型曲线拟合法 [J].
程时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65-69+130
[3]   DST段塞流有效井径模型的解析解及其应用 [J].
程时清 ;
赵广峰 .
油气井测试, 1994, (01) :47-51
[4]   钻柱测试段塞流资料解释方法的应用研究 [J].
程时清 ;
夏位荣 ;
洪文霞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2, (04) :36-40
[5]   新型典型曲线用于段塞流或DST流动期解释模型诊断及分析 [J].
虞绍永 ;
刘(忄尉)宁 .
石油学报, 1990, (04) :68-76
[6]   单一介质中非达西低速渗流时续流和表皮效应的影响 [J].
冯文光 ;
葛家理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8, (02) :45-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