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地区河岸带中领春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56
作者
魏新增 [1 ]
黄汉东 [1 ]
江明喜 [1 ]
杨敬元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领春木; 河岸带; 数量特征; 空间分布格局; 神农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东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在神农架地区集中分布于河岸带中。为初步探讨领春木在河岸带集中分布的成因和维持机制,在神农架地区4条河流——沿渡河、香溪河、南河和堵河的河岸带,共设置了30个样方(20m×30m),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5个方面分析了神农架地区河岸带中领春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幼龄期个体缺乏,中龄期个体相对丰富,老龄期个体数量稀少。纺锤型的大小级结构表明种群属于衰退型,但是以萌蘖为主要更新方式使其种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2)现存的Ⅰ、Ⅱ级个体数少,导致静态生命表中Ⅰ、Ⅱ级个体死亡率出现负值,自疏现象造成第Ⅳ级个体出现死亡率高峰,由于接近实际寿命,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最高;3)虽然其幼苗存活率较低,但由于其幼树的存活率较高,其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表明该地区河岸带的环境条件较适宜领春木种群的生长;4)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这与大多数珍稀植物种群一致。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影响其分布格局,使种群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因此使领春木种群在河岸带中沿海拔呈现"一带多岛"现象;5)从幼龄期到中龄期再到老龄期,不同发育阶段的领春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由于分布格局受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因素(如坡向和海拔)和人为干扰的影响,领春木在不同河岸带中的分布格局有所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北京东灵山地区白桦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J].
杨慧 ;
娄安如 ;
高益军 ;
宋宏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72-282
[2]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J].
康华靖 ;
陈子林 ;
刘鹏 ;
郝朝运 ;
韦福民 .
生态学报, 2007, (01) :389-396
[3]   濒危植物沉水樟的种群生命表和谱分析 [J].
陈远征 ;
马祥庆 ;
冯丽贞 ;
黄勇来 ;
郑群瑞 .
生态学报, 2006, (12) :4267-4272
[4]   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毒药树种群数量特征的比较 [J].
陈国科 ;
彭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3) :426-431
[5]   三峡库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和格局动态 [J].
赖江山 ;
张谧 ;
谢宗强 .
生态学报, 2006, (04) :1073-1079
[6]   领春木(领春木科)导管穿孔板中纹孔膜残余的观察 [J].
田先华 ;
李红芳 ;
庞承义 ;
任毅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07) :1345-1349
[7]   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穿孔板的变异 [J].
李红芳 ;
任毅 .
植物分类学报, 2005, (01) :1-11
[8]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 [J].
党海山 ;
江明喜 ;
田玉强 ;
黄汉东 ;
金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06-2210
[9]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J].
江明喜 ;
党海山 ;
黄汉东 ;
陶勇 ;
金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78-182
[10]   红锥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J].
洪伟 ;
柳江 ;
吴承祯 .
林业科学, 2001, (S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