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52
作者
赵锋 [1 ,2 ]
高文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少年; 网络; 攻击行为;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编制我国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方便抽取689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97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目,将整体样本随机分半后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297)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300)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并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分为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和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内部又分为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两部分。自编量表的两个分量表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题目载荷在0.52~0.75之间,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75%和53.24%;两个分量表经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模型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RMSEA<0.08,NFI>0.9,NNFI>0.9,CFI>0.9)。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3和0.86。结论: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用于测量我国少年在网络上的攻击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暴力初探 [J].
梁丽 ;
吕瑞超 .
法制与社会, 2009, (35) :238-239
[2]  
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邱皓政, 2009
[3]  
SPSS统计应用实务[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吴明隆编著, 2000
[4]  
Cyberbullying:an emerging threat to the"alw ays on"generation. Beasley B. http:∥w w w.bullying.org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