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被引:9
作者
丁宏伟
姚兴荣
闫成云
陈兴元
机构
[1]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
[2] 甘肃省张掖市水利局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山体与平原接触关系; 缺水原因; 找水方向; 河西走廊;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2.06.005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近 2 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 3种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 ,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使山体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 ,产生 10 0~ 2 0 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 ,也正是这一原因 ,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 (泉水 )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34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