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东北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空间重叠分析
被引:39
作者:
杨振
程鲲
付励强
宗诚
马建章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空间分布;
空间重叠;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11.008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TU986.5 [各种类型园林];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081303 ;
1204 ;
摘要: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由不同管理机构主管的不同类型保护地在建立目的和管理方式上各有侧重,且存在比较突出的空间交叉重叠问题。本文选取东北地区林业系统保护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技术,解析其空间分布及重叠区域。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3种保护地类型覆盖了86.24%的县域,只在黑龙江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部少量县域有保护地空缺;同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之间两两重叠共有20处,重叠面积为34.5万hm2,其中主要是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之间的重叠,共有16处重叠,31.98万hm2。空间重叠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在同一区域建立多个保护地目的是为发挥其多重功能,但由此带来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十分严峻,应从确定重叠分布区域、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权限等多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3305 / 331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