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间科研创新合作现状——基于2014年合著论文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20
作者
曹志鹏
潘启亮
机构
[1] 暨南大学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研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凝聚子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5 ; 040106 ;
摘要
基于我国2 138所高等院校在2014年所发表的论文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高等院校科研创新合作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高校间协同创新科研网络符合无标度网络的特征,具有鲁棒性和脆弱性;网络较为松散,网络中小群体现象并不明显;网络核心较为集中,核心区域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78所高校;网络中存在16个较为密切的合作群体,分别以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等为主要区域,每个区域均有一两所综合性大学作为核心,合作群体呈现明显的学科特征,其中综合性大学、医科、理工科的合作更为频繁、意愿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广州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现状探讨——基于2012年合著论文的计量图谱分析 [J].
苏一凡 ;
朱少强 ;
谢卫红 .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 (06) :90-95
[2]   “985工程”高校校际科研合作网络研究 [J].
郭崇慧 ;
王佳嘉 .
科研管理, 2013, 34(S1) (S1) :211-220
[3]   学术博客交流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实证研究 [J].
张玥 ;
朱庆华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2) :25-29
[4]   985高校校际科学合作的强地域倾向 [J].
梁立明 ;
沙德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11) :112-116
[5]   基于聚类分析的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探测 [J].
刘婷 ;
胡宝清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7, (01) :28-35
[6]   无标度网络及其系统科学意义 [J].
车宏安 ;
顾基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04)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