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鲩、青、鲢、鳙的人工繁殖在我国的进展和成就
被引:15
作者
:
伍献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伍献文
钟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钟麟
机构
: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64年
/ 10期
关键词
: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卵巢发育;
性成熟;
类固醇激素;
甾体激素;
受精孔;
池养;
卵黄核;
产卵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我国池塘养鱼在纪元前1,100多年就开始了。大约在纪元前460年代,最早的一部淡水养鱼书籍——陶朱公养鱼经出版了。这部书总结了当时我国的池塘养鲤方法,所以我国池塘养鱼最早是养鲤鱼的,至于池塘混养现在最普通的鲩、青、鲢、鳙,是在唐朝(纪元618~904)才开始的。因这些鱼有许多优点,所以我国池塘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特别高。一般在池饲养最多不超过三年,且因密养的缘故,性腺得不到充分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7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