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26
作者
蒋晓娟 [1 ,2 ]
王月菊 [3 ]
陈兴鹏 [1 ,4 ]
张子龙 [1 ,4 ]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不详
[4]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5]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6]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7] 不详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社会;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性; 时空演变; 中国;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5.05.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经济增长、空间扩张和社会转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只有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从全国、八大区域和省域三个尺度分析了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演变轨迹,并利用R/S分析方法对时间演变的趋势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利用GIS手段,就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呈现出低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状态,且耦合强度在不断降低,但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尺度演变具有很强的持续性;耦合度的空间差异有所扩大,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格局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低耦合强度、低协调水平或较低耦合强度、较低协调水平类型区,仅有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协调水平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