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新疆乌苏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雷诚 [1 ,2 ]
张永福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乌苏市;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新疆乌苏市为例,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乌苏市1996~2006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较快。其中,耕地年变化率为6.31%,城镇及工矿用地年变化率为4.08%,林地年变化率为2.88%,交通用地年变化率为21.14%,园地面积年变化率为-8.03%,未利用土地年变化率为-3.29%,牧草地年变化率为1.05%。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比分别减少了0.01%、0.24%和11.02%,其它用地类型占比均有增加。林地和牧草地占比增长较大,分别为2.83%和4.79%。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的11个指标综合分析和对比,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阐明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了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发展模式和分区调控方向与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2]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陕北榆阳区为例 [J].
焦彩霞 ;
任志远 ;
黄家柱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135-138
[3]   吉林省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王宗明 ;
张柏 ;
张树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6) :61-65
[4]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 [J].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202-205
[5]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J].
王思远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地理学报, 2001, (06) :631-639
[6]   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龙花楼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1, (04) :417-425
[7]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8]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系列模型的应用——以乐清市为例 [J].
刘彦随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28-33
[9]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