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盆地中南部早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13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高金慧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下古生界; 陆表海; 烃源岩;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沉积特征; 沉降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华北盆地下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厚度较大。虽然其沉积沉降中心不断迁移,但其迁移性主要受板缘构造活动带影响,板内并未发生构造变形(褶皱、断裂),故沉积环境和沉积厚度差异不大,总体表现为浅水、高能、盆内碎屑丰富的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岩的有机质丰度低,基本无有效生油岩发育。统计了1500余个沉积岩有机质丰度资料,总结了有机质丰度与岩性、沉积相的关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表明,加里东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太康—开封古斜坡,印支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郯庐断裂西侧的褶皱和推覆构造带,可形成有工业意义的碳酸盐岩储集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 [J].
曹高社 ;
宋明水 ;
刘德良 ;
周松兴 ;
李学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3) :273-278
[2]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J].
王兆云 ;
何海清 ;
程克明 .
石油学报, 1999, (02) :9-14+3
[3]   黄骅坳陷孔西地区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初探 [J].
石彦民 ;
于俊利 ;
廖前进 ;
杨池银 ;
肖敦清 .
石油学报, 1998, (02) :16-22+4
[4]   下古生界烃源岩中镜状体的成因及其热演化 [J].
程顶胜 ;
方家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1) :11-13+91
[5]   对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及其演化特征的讨论 [J].
郝石生 .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01) :67-71
[6]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3
[7]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程克明等著, 1996
[8]  
碳酸盐岩有机岩石学[M]. 科学出版社 , 钟宁宁,秦勇著, 1995
[9]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 地质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