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盆地深部过程及古生界油气前景——以川东北盆地和合肥盆地为例

被引:4
作者
范小林
陈浙春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深部地质特征; 盆地深部过程; 油气前景; 古生界;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资料,简述了岩石圈的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特征,讨论了岩石圈大地构造对与造山带有关的不同类型盆地深部过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岩石圈介质的构造成层和构造-热结构对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涉及这一地区的盆地深部过程及古生界油气前景的关键是:岩石圈具侧向分块、垂向解耦特征;盆地相对造山带而言,软流圈浅埋和“薄幔薄壳”;盆地深部过程以岩石圈塑性形变和大陆深俯冲-构造解耦为主;深部热流上涌对古生界油气生运聚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1]   秦岭-大巴拗拉槽 [J].
秦德余 ;
吉让寿 ;
高长林 ;
周克刚 .
石油实验地质, 1987, (02) :1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