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手斧及其传统

被引:13
作者
安志敏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原手斧; 砍砸器;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90.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原手斧包括双面器、单面器和三稜器三类,分布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几十处地点,以华中的发现最为丰富。它们属于旧石器初期的遗存,旧石器中期以后已大体绝迹。 中国的原手斧与砍砸器、石球等共存,不同于阿舍利文化传统的手斧。中国旧石器初期至少有两个文化传统,即以原手斧为代表的砾石工业和以周口店文化为代表的石片工业,但华北的原手斧传统后来已被石片工业所完全代替。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百色旧石器的研究 [J].
何乃汉 ;
邱中郎 .
人类学学报, 1987, (04) :289-297
[2]   山西囊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初步研究 [J].
王向前 ;
李占扬 ;
陶富海 .
人类学学报, 1987, (02) :87-95+171
[3]   汉水上游旧石器的新发现 [J].
汤英俊 ;
宗冠福 ;
雷遇鲁 .
人类学学报, 1987, (01) :55-60+81
[4]   中国的手斧 [J].
黄慰文 .
人类学学报, 1987, (01) :61-68
[5]   旧大陆的手斧与东方远古文化传统 [J].
戴尔俭 .
人类学学报, 1985, (03) :215-222
[6]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发掘简报 [J].
张镇洪 ;
傅仁义 ;
陈宝峰 ;
刘景玉 ;
祝明也 ;
吴洪宽 ;
黄慰文 .
人类学学报, 1985, (01) :70-79+107
[7]   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 [J].
陈铁梅 ;
原思训 ;
高世君 .
人类学学报, 1984, (03) :259-269
[8]   陕西乾县的旧石器 [J].
邱中郎 .
人类学学报, 1984, (03) :212-214
[9]   陕西蓝田地区旧石器的若干特征 [J].
盖培 ;
尤玉柱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6, (03) :198-203
[10]   广西百色发现的旧石器 [J].
李炎贤 ;
尤玉柱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4) :225-22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