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

被引:27
作者
沈阳
机构
[1]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词义吸收; 词形合并; 结构派生; 双宾结构; 小句理论;
D O I
10.13724/j.cnki.ctiw.2009.02.001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把双宾结构看作是由两个单宾结构派生构造的,但在语法化过程中其中一个动词的词语意义被"吸收"和词汇形式被"合并",才形成了表面看到的"双宾"结构。本文认为这种分析可以更严格地限定汉语的基础结构(底层结构)形式,也能更合理地解释双宾结构的构造形式和预测双宾结构的产生途径。为了证明这一点,本文先大致归纳以往各家依据不同理论方法对双宾结构的分析;然后提出"词义吸收"和"词形合并"假设的证明;同时介绍目前关于双宾结构派生构造的两种句法分析结果;最后对采用这种理论进行双宾结构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教学作用做一点说明。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 [J].
陆俭明 .
中国语文, 2002, (04) :317-325+382
[2]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 [J].
张国宪 .
中国语文, 2001, (06) :508-518+575
[3]   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J].
刘丹青 .
中国语文, 2001, (05) :387-398+479
[4]   说“偷”和“抢” [J].
沈家煊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01) :19-24
[5]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 [J].
张伯江 .
中国语文, 1999, (03) :175-184
[6]   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 [J].
沈阳 .
中国语文, 1997, (06) :402-414
[7]   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 [J].
潘海华 .
现代外语, 1997, (04) :4+3+5-18
[8]   领属关系与双宾句分析 [J].
李宇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03) :63-74
[9]   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 [J].
沈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5) :85-92
[10]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M]. - 商务印书馆 , 冯胜利,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