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水中固相颗粒损害地层机理分析

被引:26
作者
秦积舜
彭苏萍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实验室试验; 注入水; 地层损害; 机理; 固相; 颗粒特征; 孔隙喉道半径; 渗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含有固相颗粒的注入水进入地层时 ,水中的固相颗粒将不同程度地滞留在孔隙网络中 ,使地层渗透能力下降。分析胜利油田商三区和胜二区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分布特征、地层孔喉特征 ,以此为基础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注入水中固相颗粒与岩石孔喉的匹配关系 ,分析固相颗粒损害地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从水站到注水井 ,注入水水质沿流程变差 ;在双对数坐标下 ,商三区和胜二区岩石孔喉半径与渗透率存在线性关系 ;当水质一定时 ,微小粒径的固相颗粒进入岩石孔隙内部形成深部损害 ,粒径较大的固相颗粒只能在岩石表面和浅表部位附着或桥堵而形成表面 (层 )损害。根据架桥法则 ,确定了商三区和胜二区注入水中固相颗粒指标。图 3表 3参 4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88+10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 1986
[2]  
油层物理[M]. 地质出版社 , 罗蛰谭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