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的差异性试验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杨春霞
姚文艺
肖培青
王玲玲
申震洲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减水减沙; 侵蚀形态; 立地条件; 人工降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耕作活动和植被建设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裸地、农地、草地和灌木林地(刚栽植)为研究对象,以人工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差异,并对坡面侵蚀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草地的减水减沙作用最明显,坡面产生跌坎和细沟的时间最晚,与裸地相比,减少产沙量97.24%~99.63%、减少径流量62.04%~80.46%,受栽植活动扰动影响,刚栽植的灌木林地没有水土保持作用,且坡面上栽植密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面侵蚀沟贯通且呈宽深的"V"型;农地的水土流失与裸地相比与降雨强度有关,小雨强条件下农地产沙量和径流量均小于裸地,大雨强条件下产沙量和径流量大于裸地;因此科学栽植并做好耕作或植被建设活动期间的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河中游地区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J].
冉大川 ;
王宏 ;
刘斌 ;
白志刚 ;
马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4) :141-143
[2]   林草措施在西北地区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及实施探讨 [J].
柳艳 .
甘肃林业科技, 2006, (03) :67-69
[3]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http://www.100zsk.com/citiao/sort0262/6553895159189.html .
[4]   人类活动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J].
张文渊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9, (01) :26-27
[5]  
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的定量评价[D]. 王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6]   人类活动对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 [J].
刘斌 ;
冉大川 ;
罗全华 ;
张志萍 ;
李欣 .
人民黄河, 2001, (02) :15-17+45
[7]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J].
张骅 .
水土保持, 1981, (05) :52-55
[8]   水土流失过程的人类活动分析 [J].
徐建华 ;
艾南山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