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对比分析
被引:10
作者
:
信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信宏
史壮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史壮宏
李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李浩
孙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孙启东
机构
:
[1]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14年
/ 31卷
/ 06期
关键词
: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疗效;
D O I
:
10.19845/j.cnki.zfysjjbzz.2014.06.020
中图分类号
: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79例,其中动脉溶栓4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37例;比较两组血管的再通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单纯动脉溶栓组再通率59.5%,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5.7%;两组患者治疗后1 h、24 h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增加血管的再通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558 / 5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后循环急性血栓形成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究竟有多"宽"
缪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100053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100053 北京
缪中荣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8)
: 362
-
365
[2]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及其病理生理
贺茂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贺茂林
陈清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陈清棠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5)
: 315
-
317
[3]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the therapeutic window .2 Pulsinelli WA,Jacewicz M,Levy DE,et al.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 1997
←
1
→
共 3 条
[1]
后循环急性血栓形成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究竟有多"宽"
缪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100053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100053 北京
缪中荣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8)
: 362
-
365
[2]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及其病理生理
贺茂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贺茂林
陈清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陈清棠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5)
: 315
-
317
[3]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the therapeutic window .2 Pulsinelli WA,Jacewicz M,Levy DE,et al.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