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缬沙坦对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刘芳
徐启勇
叶燕青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科,,
来源:
关键词:
缬沙坦;
肺纤维化;
博莱霉素;
肝细胞生长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1)缬沙坦组,经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随后每日用缬沙坦16mg/kg灌胃进行干预;(2)模型组,气管内灌注用BLM,灌胃用生理盐水;(3)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14、28、42天分别处死5只。取肺组织经苏木精-伊红、Masson胶原染色及测定羟脯氨酸浓度来评价治疗效果。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在肺内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HGF蛋白在大鼠肺组织的含量。结果缬沙坦组肺泡炎程度在第14、28、42天分别为(0·88±0·12)、(0·79±0·21)、(0·75±0·17)分,低于同期模型组的(2·05±0·25)、(1·38±0·12)、(1·19±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缬沙坦组肺纤维化程度在第7、28、42天分别为(0·28±0·03)、(1·74±0·18)、(1·91±0·09)分,也低于同期模型组的(0·45±0·10)、(2·08±0·32)、(2·77±0·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缬沙坦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第14、42天分别为(1·08±0·13)、(1·39±0·20)μg/mg·pro,低于同期模型组的(1·45±0·19)、(2·19±0·37)μg/mg·pr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缬沙坦组肺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在早、晚期分别为2·27±0·30、2·05±0·18,均低于同期模型组的3·99±0·43、2·71±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缬沙坦组HGFmRNA表达在早、晚期分别为1·61±0·20、0·52±0·19,均高于同期模型组的1·98±0·23、0·28±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缬沙坦组蛋白含量在早、晚期分别为(203±18)、(129±20)pg/ml,均高于同期模型组的(260±21)、(100±2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缬沙坦能减轻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有可能通过抑制TGF-β和促进HGFmRNA的表达而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