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热泉中氨氧化菌丰度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黄秋媛 [1 ]
蒋宏忱 [1 ]
张传伦 [2 ]
李文均 [3 ]
邓诗财 [1 ]
于炳松 [1 ]
董海良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微生物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学院
[3] 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教育部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热泉; 环境参数; 氨氧化; 氨氧化古菌;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10.01.013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目的】研究热泉中的氨氧化菌对于理解全球氮循环作用至关重要,而人们对于热泉中环境条件对氨氧化菌丰度分布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研究云南热泉中氨氧化菌的丰度以及热泉环境因子(例如:温度、氨浓度及pH等)对氨氧化菌丰度的影响。【方法】在所选取的热泉中,采集沉积物、菌席或泉华样品。使用RNA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样品中各微生物种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选取的热泉沉积物、菌席或泉华中微生物总量大约为108-109细胞/g。其中,氨氧化古菌(AOA)占样品中微生物总量的0.02-1.32%,而氨氧化细菌数量低于检测下限。地球化学参数和AOA相对丰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氨氧化古菌相对丰度值与NH3、NO2-、NO3-浓度和温度等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而其与Fe2+和及盐度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在所调查的热泉中,氨氧化微生物种群主要由AOA组成,AOA在热泉中的氨氧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热泉中多个环境因子一起控制着AOA丰度在不同热泉中的分布特征,而某些环境因子,如盐度-和Fe2+浓度,可能不是控制AOA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Response of Archaeal Community Structur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orthwestern China[J] . Hongchen Jiang,Hailiang Dong,Shicai Deng,Bingsong Yu,Qiuyuan Huang,Qinglong Wu.Geomicrobiology Journal . 2009 (4)
[2]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Bacteria in Qinghai Lake, Northwestern China[J] . Hongchen Jiang,Hailiang Dong,Bingsong Yu,Guo Lv,Shicai Deng,Nicole Berzins,Minhan Dai.Geomicrobiology Journal . 2009 (3)
[3]  
Ammonia-oxidising Crenarchaeota: important players in the nitrogen cycle?[J] . Graeme W. Nicol,Christa Schleper.Trends in Microbiology . 2006 (5)
[4]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 Model for Molecular Microbial Ecology[J] . George A. Kowalchuk,John R. Stephen.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