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生金矿类型的划分和不同类型金矿的远景剖析——在广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

被引:55
作者
涂光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
关键词
金矿; 金属矿物; 金矿床; 贵金属矿床; 太古界; 始生界; 绿岩带; 陆相; 沉积相; 铁矿; 含矿岩系; 古地温梯度; 细碎屑岩; 远景;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金矿类型划分有个原则:即简便易行,考虑成矿地质背景,兼顾工业利用与成因、形成条件,借鉴传统和国外分类的某些做法和名称。金矿类型划分没有定型,不断有新类型出现。金矿类型分布的区域性很强。 我国金矿床主要类型有:太古界绿岩带型、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型(可分为海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剖析了古砾岩型金矿,硅铁建造、条带状铁矿中金矿,红土型金矿和热泉型金矿在我国出现的可能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