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性质论——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初步探讨

被引:12
作者
陈学超
杨春福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权; 自由权;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4.03.012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认为 ,对劳动权性质的不同认定会影响立法和司法的制度设计。把劳动权认定为社会权不足以揭示劳动权的本质 ,也不足以激发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和自身潜力。通过对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劳动权理论上的得失分析 ,文章提出了作为基本人权的劳动权的自由权性质 ,并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方面作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
    常凯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 126 - 134+208
  • [2]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蔡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 4 - 14
  • [3]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4] 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王益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5] 生存权论.[M].(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 [6] 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美)J.范伯格(JoelFeinberg)著;王守昌;戴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 [7] 法学导论.[M].(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 [8] 西方法律思想史.[M].史彤彪等编撰;张宏生;谷春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9] 当代西方法哲学.[M].张文显 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 [10]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A.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