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饱和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30
作者
韩其为
陈绪坚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不平衡输沙; 泥沙统计理论; 恢复饱和系数; 底部恢复饱和系数; 黄河下游;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8.06.003
中图分类号
TV142 [泥沙运动];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恢复饱和系数是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重要参数,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了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恢复饱和系数,提出了底部恢复饱和系数的概念,并推导了恢复饱和系数是底部恢复饱和系数和含沙量分布系数的乘积,从理论上合理解释了恢复饱和系数的取值问题。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非均匀沙恢复饱和系数的计算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组的恢复饱和系数值是不同的,非均匀沙的平均恢复饱和系数应按沉速和级配的乘积加权平均计算,黄河下游通常水流条件(摩阻流速3~30cm/s)的平均恢复饱和系数约为0.1,平均底部恢复饱和系数为0.05~0.1,平均综合恢复饱和系数最小约为0.01,这和理论分析结果及黄河水沙数学模型的经验采用值基本相符。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扩散方程边界条件及恢复饱和系数 [J].
韩其为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7-19
[2]   沉沙池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研究 [J].
杨晋营 .
泥沙研究, 2005, (03) :42-47
[3]   沙质河道冲刷不平衡输沙机理及规律研究 [J].
刘金梅 ;
王光谦 ;
王士强 .
水科学进展, 2003, (05) :563-568
[4]   恢复饱和系数初步研究 [J].
韩其为 ;
何明民 .
泥沙研究, 1997, (03) :34-42
[5]   二维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模型理论与验证(英文) [J].
周建军 ;
林秉南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5, (01) :78-98
[6]   明渠水流泥沙扩散过程的研究及其应用 [J].
张启舜 .
泥沙研究, 1980, (01) :37-52
[7]   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 [J].
韩其为 .
科学通报, 1979, (17) :804-808
[8]   潮汐水流中的悬沙运动及冲淤计算 [J].
窦国仁 .
水利学报, 1963, (04) :13-24
[9]  
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M].陈霁巍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0]  
泥沙运动统计理论.[M].韩其为;何明民 著.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