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

被引:21
作者
邱桐 [1 ,2 ]
陈湘生 [1 ,2 ]
苏栋 [1 ,2 ]
机构
[1]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2] 深圳大学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 韧性建设框架;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20.21.020
中图分类号
TU984.116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0837 ;
摘要
土木工程在2019年底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将背负起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重大使命。该文提出了融合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抗疫韧性性能优势的综合发展方案,指出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疫情应急防控具有的安全稳定、与应急医疗条件相适应、可作为低能耗地下应急物资储藏仓库、可作为政府统一应急调度资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等特点。构建了适合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抗疫韧性评估框架,对城市地下空间及既有抗疫设施进行韧性评估,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地下空间在城市抗疫韧性的全面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防灾抗疫关于"存量""增量""变量"及"统一调度"的韧性建设框架,并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为韧性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张茹 ;
高明忠 ;
邓建辉 .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 49 (01) :1-8
[2]   再次面临电网冰雪灾害的反思与思考 [J].
蒋兴良 ;
张志劲 ;
胡琴 ;
胡建林 ;
舒立春 .
高电压技术, 2018, 44 (02) :463-469
[3]   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趋势与启示 [J].
张彬 ;
徐能雄 ;
戴春森 .
地学前缘, 2019, 26 (03) :48-56
[4]   建设超大韧性城市(群)之思考 [J].
陈湘生 ;
崔宏志 ;
苏栋 ;
包小华 .
劳动保护, 2020, (03) :24-27
[5]   武汉火神山医院风环境模拟及对防疫工作规划分析响应 [J].
孙强 .
华西医学, 2020, 35 (03) :274-279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追踪 . 腾讯新闻 . 2020
[7]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回风净化装置的应用研究 [J].
冯春 ;
尹晓川 ;
林伟文 .
中国医学装备, 2014, (S2) :217-218
[8]   瑞典、荷兰地下能源与太阳能新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下) [J].
建设部赴瑞典荷兰建筑节能技术考察团 .
建设科技, 2002, (05) :60-62
[9]   瑞典荷兰地下能源与太阳能新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上) [J].
建设部赴瑞典荷兰建筑节能技术考察团 .
建设科技, 2002, (04) :46-48
[10]  
基于多源遥感资料的中国积雪制图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 邓婕.兰州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