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永良 [1 ]
毛建丰 [2 ]
王晓茹 [2 ]
李悦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山松; 云南松; 地理分布; 物候; 生态分化; 隔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2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讨横断山区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其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机制,采用实际的路线踏查方法,调查了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开花物候特征,并基于7个气象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中,以云南中甸为临界区,沿着金沙江河谷向北分布高山松,向南分布云南松。云南松的开花物候日期明显早于高山松,聚类分析表明两个物种分别聚为一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高大山系的形成以及海拔的升高将高山松和云南松从地理上隔离开来,两物种的适生区的气象因子的差异造成花期不遇,从而阻碍了两个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进而隔离开来。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的研究 [J].
沈熙环 ;
李悦 ;
王晓茹 .
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5, (03) :1-13
[2]  
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M]. 科学出版社 , 吴玉虎, 2008
[3]  
横断山区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张荣祖等[著], 1997
[4]  
西藏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写, 1988
[5]  
云南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云南植被》编写组, 1987
[6]  
四川植被[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植被协作组编, 1980
[7]   Hybridization and adaptive radiation [J].
Seehausen, O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4, 19 (04) :198-207
[8]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5S and 18S–5.8S–25S ribosomal DNA sites in five Asian pines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J] . Z.-L. Liu,D. Zhang,D.-Y. Hong,X.-R. Wang.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3 (2)
[9]  
Maternal lineages of Pinus densata, a diploid hybrid[J] . Bao‐HuaSong,Xiao‐QuanWang,Xiao‐RuWang,Lan‐JuSun,De‐YuanHong,Pei‐HaoPeng.Molecular Ecology . 2002 (6)
[10]  
Evolution of Eastern Asian–Eastern North American Biogeographic Disjunctions: A Few Additional Issues[J] . Jun W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 2001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