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动员式改革 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
被引:16
作者
:
邓万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系
邓万春
机构
:
[1]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系
来源
:
社会
|
2008年
/ 03期
关键词
:
社会动员;
动员式改革;
农村改革;
制度;
市场化;
D O I
:
10.15992/j.cnki.31-1123/c.2008.03.010
中图分类号
: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浓厚的动员色彩,是一次动员式改革。这次动员式改革既不同于以群众运动为代表的组织化动员,也不同于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准组织化动员。该动员式改革采取了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改革过程中动员与制度建设相互作用;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动员的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启动是作为动员式改革的非意图性后果出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79+226 +22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平
[J].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 1
-
24+246
[2]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
杨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龙
[J].
天津社会科学,
2004,
(04)
: 52
-
54
[3]
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
古学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古学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和清
杨锡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杨锡聪
[J].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 79
-
88
[4]
毛泽东时代的制度遗产及其对改革的影响
王文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王文章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3,
(12)
: 6
-
10
[5]
重新发现社会动员
吴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吴忠民
[J].
理论前沿,
2003,
(21)
: 26
-
27
[6]
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杨福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
杨福忠
[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
(03)
: 17
-
20
[7]
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中动员型体制的形成
娄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行政学院!历史学在职博士
娄胜华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0,
(11)
: 33
-
38
[8]
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一臬
[J].
战略与管理,
1999,
(04)
: 82
-
89
[9]
制度变迁与中国改革
王志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王志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学军
[J].
经济学家,
1998,
(05)
: 13
-
17
[10]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蔡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1
2
3
→
共 25 条
[1]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平
[J].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 1
-
24+246
[2]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
杨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龙
[J].
天津社会科学,
2004,
(04)
: 52
-
54
[3]
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
古学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古学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和清
杨锡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杨锡聪
[J].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 79
-
88
[4]
毛泽东时代的制度遗产及其对改革的影响
王文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王文章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3,
(12)
: 6
-
10
[5]
重新发现社会动员
吴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吴忠民
[J].
理论前沿,
2003,
(21)
: 26
-
27
[6]
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杨福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
杨福忠
[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
(03)
: 17
-
20
[7]
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中动员型体制的形成
娄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行政学院!历史学在职博士
娄胜华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0,
(11)
: 33
-
38
[8]
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一臬
[J].
战略与管理,
1999,
(04)
: 82
-
89
[9]
制度变迁与中国改革
王志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王志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学军
[J].
经济学家,
1998,
(05)
: 13
-
17
[10]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蔡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