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贤钏 [1 ,2 ]
张积家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2]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重叠; 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心理语言学实验考察汉语形容词、动词重叠式语义的认知。结果表明:(1)在单字词和句子语境条件下,均得到形容词重叠的语义增量效应和动词重叠的语义减量效应;(2)形容词重叠的语义增量效应符合语言的数量象似性解释,而动词重叠语义减量的原因在于动词重叠式"VV"是动词结构"V一V"式的认知等价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动词重叠式VV的产生和发展.[D].王晓静.华中师范大学.2007, 04
[2]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D].元传军.南京师范大学.2002, 02
[3]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M].张旺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辞书与数字化研究.[M].张绍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5]  
语法讲义.[M].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
[6]   语言的象似性分析 [J].
万志勇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06-109
[7]   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 [J].
杨平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03, (05) :8-16
[8]  
现代汉语“V一V”式和“VV”式的来源.[J].张赪!100083.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04
[9]   论内隐认知 [J].
张兴贵 .
心理学探新, 2000, (02) :40-44
[10]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张敏.国外语言学.199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