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森林是一类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 ,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 ,比较分析了林隙和非林隙林分中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以及不同发育阶段林隙物种多样性和生活型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 :(1)林隙中的树种组成主要有云贵鹅耳枥 (Carpinuspubescens)、圆叶乌桕 (Sapiumrotundifolium)、圆果化香(Platycaryalongipes)、黄连木 (Pistaciachinensis)、朴树 (Celtissinensis)等。非林隙林分中的树种组成主要有青冈 (Quer cusglauca)、翅荚香槐 (Cladrastisplatycarpa)、轮叶木姜子 (Litseaverticillata)、椤木石楠 (Photiniadavidsoniae)、狭叶润楠(Machilusrehderi)等。依照它们在林隙内外重要值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 3种类型 :一是对林隙更新反应不显著的物种 ,一般选择在林下更新 ,多数常绿大乔木树种属于此类型 ;二是对林隙有显著的正更新反应的物种 ,一般需依靠林隙繁殖更新 ,多数落叶大乔木和灌木树种属于此类型 ;三是对林隙反应不敏感的物种 ,在林隙和林下均能更新 ,多数林下小乔木种类属于此类型。 (2 )林隙各阶段物种多样性的顺序为 :中期林隙 (15 - 30年 ) >早期林隙 (小于 15年 ) >晚期林隙 (30年以上 ) >非林隙 ,其中中期林隙阶段是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时期。 (3)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