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公孙龙《名实论》中的符号学理论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先焜
机构
:
[1]
湖北大学政治系
来源
:
哲学研究
|
1993年
/ 06期
关键词
:
公孙龙;
名实论;
先秦诸子;
符号学理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在先秦诸子中,其学术观点遭到当时与后世的学者误解、指责、非难最多的恐怕要数公孙龙。公孙龙生活于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为平原君的门客,大约生卒时间是公元前320至250年。他的著作据史料记载有14篇,但是留传至今的只有6篇,即《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迹府》是其弟子所编纂的他的传略。对公孙龙的评述,历来贬词多于褒词。例如,《庄子·天下》篇中说:“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