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智能算法在引水冲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林高松 [1 ,2 ]
李适宇 [2 ]
陈璇 [2 ]
机构
[1]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引水冲污; 优化; 感潮河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考虑水质、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建立佛山水道的引水规划优化模型。利用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多组引水冲污方案的水质,将输入输出数据作为样本用于人工训练神经网络;将训练好的网络嵌入遗传算法,形成混合智能算法,求解引水规划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混合智能算法能够自动求出不同引水流量下的最优方案,精度较高,无需人工试算,运算速度快,不必对遗传算法与河网模型进行接口处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求解耦合复杂模拟模型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 [J].
李大勇 ;
刘凌 ;
董增川 ;
崔广柏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 (06) :17-20+70
[2]   环状河网水质模型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J].
曾思育 ;
徐一剑 ;
张天柱 .
水科学进展, 2004, (02) :193-196
[3]   引水冲污工程治理东湖磷污染 [J].
周俊 ;
李国斌 ;
梁震 ;
王焰新 ;
蔡鹤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4) :27-29+49
[4]   珠江三角洲河网入伶仃洋污染物通量计算研究 [J].
逄勇 ;
李学灵 .
水利学报, 2001, (09) :40-44
[5]  
综合调水前后苏州河下游水体耗氧特性比较[J]. 程曦,张明旭,孙从军.上海环境科学. 2001(05)
[6]  
综合调水前后苏州河下游水体耗氧特性比较[J]. 程曦,张明旭,孙从军.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5)
[7]   河道一维污染源控制反问题 [J].
韩龙喜 .
水科学进展, 2001, (01) :39-44
[8]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 [J].
徐贵泉 ;
褚君达 ;
吴祖扬 ;
陈庆江 .
水科学进展, 2000, (04) :375-380
[9]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 [J].
汤建中 ;
宋韬 ;
江心英 ;
方玉梅 ;
周蓉 ;
孙建军 ;
陈自昭 ;
杨大庆 ;
李涛 .
世界地理研究, 1998, (02) :114-119
[10]   苏州水网水量调控研究 [J].
丁训静,姚琪 .
河海大学学报, 1995, (05)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