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蚀植被的涵义商榷

被引:4
作者
王晗生
王青宁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植被; 水蚀; 风蚀; 涵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论述了现有防蚀植被定义的缺陷,在阐明防蚀植被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防蚀植被应当是在侵蚀地区,以防止土壤侵蚀或以固沙为目的,植物充分占据地面空间,一般具紧密结构,或者显著具有有机体(枯落物以及生物量)贴地面覆盖特征的植被。进一步分析表明,防蚀植被就是发育良好的自然植被或者接近自然的人工植被,与纯粹追求经济目标的人工植被,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演替、经营等方面是不同的。还就荒坡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当将灌草坡,尤其草坡与真正的荒坡区别开来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防蚀有效植被的基本特征——贴地面覆盖 [J].
王晗生 ;
刘国彬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3) :30-33
[2]   植被结构及其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分析 [J].
王晗生 ;
刘国彬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9, (02) :63-69
[3]   黄土高原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演替及调节 [J].
邹厚远 ;
程积民 ;
周麟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1) :126-138
[4]   林业的目标、原则和发展道路 [J].
徐化成 .
世界林业研究, 1991, (01) :29-34
[5]   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原保护区草场植被类型和生产力的研究 [J].
邹厚远 .
中国草原, 1986, (01) :1-5+81
[6]  
简明林业词典 .2 西北林学院. 科学出版社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