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兰州春季沙尘过程PM10输送路径及其潜在源区
被引:45
作者:
刘娜
[1
,2
]
余晔
[1
]
陈晋北
[1
]
何建军
[1
,2
]
赵素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HYSPLIT轨迹模式;
PM10;
后向轨迹;
传输路径;
潜在源区;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4.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2001—2008年分为沙尘天气相对多年和相对少年,计算兰州市春季逐日4个时次的4d气团后向轨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春季到达兰州市区的主要气团轨迹组,结合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质量浓度资料,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和浓度权重轨迹CWT(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得到影响兰州市春季PM10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以及不同源区对兰州市春季PM10质量浓度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沙尘天气相对多年,西路径和西北路径发生比例最高,分别占总轨迹的33%和19.4%,其中有50%以上为污染轨迹,是造成兰州市春季高质量浓度PM10污染的主要输送路径。沙尘天气相对少年的主要输送路径是西路径,其次是北路径,分别占23.6%和18%。影响兰州市春季大气PM10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的沙漠戈壁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