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社区内的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以厦门、南京、阜阳三个“言语社区”为例

被引:18
作者
王玲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言语社区; “有+VP”格式; 语言认同; 语言使用;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9.02.017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南京、厦门、阜阳三个社区为单位,以"有+VP"格式为切入点来考察言语社区内的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在言语社区形成的过程中语言认同在逐步的形成。而且,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言语社区内的语言认同和语言使用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比如,口语中"有+VP"句式使用率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是:"厦门"(77%)>"南京"(59%)>"阜阳"(32%);与此相应地,各个言语社区对"有+VP"句式的积极评价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厦门"(82%)>"南京"(75%)>"阜阳"(53%)。书面语中的情况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社会语言学教程.[M].游汝杰;邹嘉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 [2] 社区社会学.[M].徐琦等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 [3] 当代社会语言学.[M].徐大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4] 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祝畹瑾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 [5] 论“有+VP”句
    管娟娟
    [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1) : 85 - 90
  • [6] “有没有/有/没有+VP”句
    王森
    王毅
    姜丽
    [J]. 中国语文, 2006, (01) : 10 - 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