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边境中段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和找矿意义

被引:150
作者
童英
洪大卫
王涛
史兴俊
张建军
曾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亚洲洋; 花岗岩; 年代学; 构造演化; 成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精确地厘定了中蒙边境中段白乃庙片麻状石英闪长岩(459-454Ma)、锡林浩特代托吉卡山中粒晶洞正长花岗岩(268±6.9Ma)、镶黄旗巴音察汗灰白色中细粒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61.7±6.1Ma)、镶黄旗二长花岗岩(262.7±6.0Ma)、镶黄旗哈达庙黑云母石英闪长岩(277.2±2.9Ma)、锡林浩特白音锡勒中细粒正长花岗岩(231.1±7.6Ma)、苏尼特左旗(东苏)二长花岗岩(216.9±5.4Ma)、苏尼特左旗沙尔塔拉碱长花岗岩(152.1±2.5Ma)的时代。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本地区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内花岗岩空间上呈3条近东西向的条带分布,时间上可划分为5个重要期次:早-中古生代(490-387Ma)、石炭纪(342-302Ma)、二叠纪(282-257Ma)、三叠纪(249-204Ma)和晚中生代(152-118Ma),峰期间隔约为40Ma,并存在两条巨型碱性花岗岩带(东乌珠穆沁旗一带的二叠纪碱性岩带、华北板块北缘的晚三叠世碱性正长岩带),岩浆活动呈现不对称性。结合区域地质、岩石、年代学等证据说明,北部贺根山蛇绿岩与南部索伦山-西拉木伦蛇绿岩代表两个洋盆体系,贺根山洋闭合早于中二叠世,而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所代表残留古亚洲洋关闭,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碰撞拼合的时代应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同时,区内与花岗岩有关的矿产发育,包括铜、钨、锌等矿种,多产于造山后伸展或岩石圈拆沉,区域大规模伸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1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南蒙古及邻区地质矿产简图及地形地貌特点 [J].
肖伟 ;
王义天 ;
江思宏 ;
侯万荣 .
地球学报, 2010, 31 (03) :473-484
[2]   苏-查萤石矿区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聂凤军 ;
许东青 ;
江思宏 ;
胡朋 .
地球学报, 2009, 30 (06) :803-811
[3]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京格斯台碱性花岗岩年龄及意义 [J].
张玉清 ;
许立权 ;
康小龙 ;
宝音乌力吉 .
中国地质, 2009, 36 (05) :988-995
[4]   内蒙古维拉斯托铜锌矿床的白云母Ar/Ar年龄探讨 [J].
潘小菲 ;
郭利军 ;
王硕 ;
薛怀民 ;
侯增谦 ;
童英 ;
李志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 28 (05) :473-479
[5]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J].
李锦轶 ;
张进 ;
杨天南 ;
李亚萍 ;
孙桂华 ;
朱志新 ;
王励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584-605
[6]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玉清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 28 (04) :329-338
[7]   内蒙古西乌旗南部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刘建峰 ;
迟效国 ;
张兴洲 ;
马志红 ;
赵芝 ;
王铁夫 ;
胡兆初 ;
赵秀羽 .
地质学报, 2009, 83 (03) :365-376
[8]   内蒙碾子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作伦 ;
曾庆栋 ;
屈文俊 ;
刘建明 ;
孙兴国 ;
张瑞斌 ;
陈伟军 ;
覃锋 .
岩石学报, 2009, 25 (01) :212-218
[9]   内蒙古奥尤特铜-锌矿床绢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张万益 ;
聂凤军 ;
刘妍 ;
江思宏 ;
许东青 ;
郭灵俊 .
地球学报, 2008, (05) :592-598
[10]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类SHRIMP U-Pb年代学 [J].
张维 ;
简平 .
地质学报, 2008, (06) :77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