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主体异质、市场特征差异与FDI技术溢出

被引:1
作者
田泽永
陈圣飞
机构
[1]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市场特征; 主体; 异质; 溢出效应;
D O I
10.13509/j.cnki.ib.2015.01.005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利用2003~2011年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吸收主体异质性视角出发,探讨FDI技术溢出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有利于内资企业产出增长,但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都比国有企业小得多的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技术溢出,成为FDI溢出技术的吸收主体;市场潜力对所有企业产出增长都有显著正影响,但对民营企业而言有待扩大;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不利于民营企业人均产出增长;从长期来看,政府财政投资过多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异质性视角下FDI溢出技术的吸收主体探讨与最优区间设计 [J].
田泽永 ;
江可申 ;
王志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12) :111-115
[3]   出口、异质性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证据 [J].
王华 ;
许和连 ;
杨晶晶 .
财经研究, 2011, 37 (06) :36-46
[4]   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基于中国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赵美英 .
财经研究, 2010, 36 (04) :14-24
[5]   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 [J].
王争 ;
孙柳媚 ;
史晋川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129-158
[6]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分析[J]. 田泽永,江可申,谢忠秋.预测. 2008(01)
[7]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R&D投入效果实证分析 [J].
彭建平 ;
张建华 .
系统工程, 2007, (12) :47-52
[8]   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杨亚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1) :73-79
[9]   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 [J].
王劲松 ;
史晋川 ;
李应春 .
管理世界, 2005, (10) :82-93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J].
王成岐 ;
张嫚 .
世界经济, 2005, (09)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