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经济圈的提出与探讨

被引:8
作者
于文金 [1 ]
邹欣庆 [2 ]
朱大奎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系
[2] 不详
[3]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不详
关键词
经济圈; 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以海洋为联系纽带的区域经济持续活跃。首次提出南海经济圈的概念,阐述了南海经济圈产生的条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及产生的必然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海岸带的砂矿资源丰富,港口众多,航道发达。区域内各国家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整体发展速度达4.5%,区域经济依存度增强。南海区域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性显著,互补性强,次区域经济体日趋活跃,各种经济要素流动性加强,经济圈条件日渐成熟,南海经济圈初显端倪。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曹妃甸深水大港与临港工业对环渤海经济圈崛起影响研究 [J].
于文金 ;
邹欣庆 ;
朱大奎 ;
张永战 .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07) :30-34+37
[2]   “南亚问题研讨会”综述 [J].
蓝建学 .
当代亚太, 2005, (07) :63-64
[3]   海岸带临港工业、海运物流与全球化大生产的探讨 [J].
田汝耕 ;
张振克 ;
朱大奎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2) :1-8
[4]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J].
周子衡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02) :67-71+7
[5]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3, (03) :261-271
[6]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J].
张落成 ;
吴楚材 .
地理研究, 2002, (06) :791-799
[7]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J].
庞效民 .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02) :41-49
[8]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编, 2003
[9]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 科学出版社 , 陈学雷编著, 2000
[10]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伍贻康,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