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三醇对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影响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19
作者
杨春
王金海
谢晓峰
尚玉明
王树博
毛宗强
机构
[1]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丙三醇; 电解液; 电化学阻抗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1 [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添加剂丙三醇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阳极电解液电极反应影响的内部作用机理。通过RS(Cd(RpW))形式的等效电路对其阻抗谱进行了较好的模拟解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丙三醇含量的依次增加,溶液电阻、双电层电容和极化电阻均出现最小值,浓差极化电阻出现最大值,此时添加量均为1%,说明含有一定量供电子基团结构的丙三醇能够有效结合钒离子,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使得溶液电阻降低,当钒离子结合丙三醇后体积增大,双电层电容距离增加,从而双电层电容降低,当钒离子结合丙三醇后更利于向电极表面吸附,提高阳极电解液的催化效率,加大了电极表面反应物浓度与本体溶液中的差值,使得浓差极化电阻增强,电极反应效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钒液流电池开路电压模型 [J].
陈金庆 ;
朱顺泉 ;
王保国 ;
杨基础 .
化工学报, 2009, 60 (01) :211-215
[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行为的交流阻抗研究 [J].
黎家纯 ;
谢晓峰 ;
郭建伟 ;
齐亮 ;
周涛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03) :564-568
[3]   固体电解质膜对PEMFC电极动力学的影响 [J].
李青海 ;
刘海忠 .
化工学报, 2004, (S1) :245-249
[4]   添加剂对钒电池电解液性质的影响 [J].
罗冬梅 ;
许茜 ;
隋智通 .
电源技术, 2004, (02) :94-96
[5]   提高钒电池电解液的稳定性 [J].
许茜 ;
赖春艳 ;
尹远洪 ;
隋智通 .
电源技术, 2002, (01) :29-31
[6]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n vanadium(IV) electrolyte solutions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J].
Vijayakumar, M. ;
Burton, Sarah D. ;
Huang, Cheng ;
Li, Liyu ;
Yang, Zhenguo ;
Graff, Gordon L. ;
Liu, Jun ;
Hu, Jianzhi ;
Skyllas-Kazacos, Maria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0, 195 (22) :7709-7717
[7]   Non-aqueous vanadium acetylacetonate electrolyte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J].
Liu, Qinghua ;
Sleightholme, Alice E. S. ;
Shinkle, Aaron A. ;
Li, Yongdan ;
Thompson, Levi T. .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9, 11 (12) :2312-2315
[8]  
Vanadium redox battery: Positive half-cell electrolyte studies[J] . Faizur Rahman,Maria Skyllas-Kazaco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