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两种病原病毒的分离和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邵健忠
毛树坚
沈一雨
张念慈
杨广智
机构
[1] 杭州大学生物研究所
[2]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呼肠孤病毒; 小RNA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动物病毒学.[M].殷震;刘景华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
[2]   草鱼出血病病毒形态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J].
陈燕燊 ;
江育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3, (18) :1138-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