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28
作者
周娟
机构
[1]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意义治疗; 生命意义感; 父母教养方式;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09.01.052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G78 [家庭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南通市某所高职院校257名学生,使用《生活目的测试》量表(PIL)、《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42.8%的学生处于生命意义不明确状态,26.1%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状态;2生命意义感与父亲的"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因子呈显著负相关;3父亲的"温暖理解"、母亲的"拒绝否认"对生命意义感有显著的独立作用;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生命意义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刘建榕 ;
刘金花 .
心理科学, 2000, (06) :659-663+760
[2]   亲子关系及父母性格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 [J].
赵虎,于治淼,杜友忠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2) :62-64
[3]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钱铭怡,夏国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2) :58-59+94+93-94
[4]  
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J]. 孟育群.教育研究. 1992 (09)
[5]  
活出意义来[M]. 三联书店 , (奥)维克多·弗兰克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