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生态可占用性分析——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28
作者:
李平星
[1
,2
]
陈东
[1
,2
]
樊杰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生态可占用性;
最小费用距离;
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可占用性低值区、较低值区、中值区、较高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2.17%、18.75%、38.55%、28.69%和1.84%。大部分建设用地分布在较高值区内,其余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值区,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值区。文章认为,研究能够揭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虽然受到源的分布、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但所得结论对于引导区域开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