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枣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23
作者
:
王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医药研究所
王葳
张秀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医药研究所
张秀珍
机构
:
[1]
山西省医药研究所
来源
:
中国野生植物
|
1991年
/ 01期
关键词
:
煎剂;
补中益气;
日本;
缓和;
汤剂;
补脾益气;
补气(中医);
枣树;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我国是全世界最早将大枣用于医药的国家。早在三世纪的《名医别录》里,就有关于大枣药用的记载。《别录》记有,大枣有“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瓣”之功效。到了六世纪,《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说它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公元七世纪,《日华子本草》记载它“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治虚劳损”。以后,明朝的《药品化义》记载大枣有“养血补肝”之功。《本草再新》述,大枣能“补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