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供给主体的分析

被引:10
作者
刘彤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不足; 供给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难题,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则是"三农"问题的掣肘,尤其是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从供给主体角度来分析,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供给不力,村委会的供给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村社民间组织的供给水平较低。其根源在于:供给主体能力受限,即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供给能力减弱;村民自治权力削弱,难以发挥供给作用;村社民间组织汲取资源能力减弱,供给行为受到限制。因此,提高供给主体的相应能力,应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增强乡村自治组织的领导力,缓解供需矛盾;培育合作组织,提高自我供给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2]   农村基层党组织边缘化及其权威重建 [J].
王晓荣 .
理论探索, 2014, (05) :13-17
[3]   农村权力结构嬗变过程中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 [J].
张等文 ;
呼连焦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6 (03) :69-75
[4]   多中心供给: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模式 [J].
刘彤 ;
张等文 .
学习与探索, 2012, (05)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