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形成层的活动式样

被引:6
作者
崔克明
罗立新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杜仲;形成层;同工酶;多糖颗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7 [树木解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杜仲形成层在3月下旬芽开始绽开时恢复活动,同时产生木质部和韧皮部。7月底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裂,同时停止产生韧皮部,8月中旬停止产生木质部。过氧化物酶、酯酶和淀粉酶的同工酶酶谱及活性,以及多糖颗粒的贮量都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但多糖颗粒不是淀粉粒。不过它们的变化说明,7月下旬进入第一被动休眠期,11月中旬进入生理休眠期,11月底进入第二被动休眠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J].
崔克明 ;
魏令波 ;
李绍文 ;
李正理 ;
李举怀 .
植物学报, 1995, (10) :800-806
[2]   构树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淀粉贮量的变化 [J].
崔克明 ;
李正理 ;
魏令波 ;
李绍文 ;
李举怀 .
植物学报, 1995, (01) :53-57+88
[3]   维管形成层发生和活动的机理 [J].
崔克明 .
植物学通报, 1993, (04) :11-16
[4]   八种华北树木形成层季节活动及韧皮部与木质部形成的研究 [J].
张英伯 ;
郑槐明 ;
龙瑞芝 ;
杨炳才 .
林业科学, 1982, (04) :366-379+451
[5]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
[6]  
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李星学等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