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法语言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

被引:7
作者
周惠嫦
张盘德
机构
[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奖励;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4 [儿童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5例孤独症儿童分为奖励语言训练组(2003-10/2005-0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20例病例)和对照组(2001-09/2003-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15例病例)。奖励语言训练组采用奖励法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对视、注意力、配对、模仿口部肌肉运动和发音、家庭的强化训练,每项训练均给予奖励,利用奖品训练。训练采用一对一方式,每周训练五六次,45min/次,疗程为3~6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无奖品。训练前后根据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患儿进行评定,分4个阶段进行,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阶段2-事物的基础概念阶段;阶段3-对事物用符号理解表达阶段;阶段4-组句(语言规则)阶段。日常生活交流态度评估,共分7大项进行,①对他人行为的注视。②视线交流。③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④向他人表达意愿。⑤感情起伏的表现。⑥提问-回答关系。⑦特征性言语。疗效评定:语言状态在同一阶段有进步者为好转,上升一阶段者为显效,无进步者为无效。每月评估1次。结果:35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语言发育阶段评估:治疗前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为第1阶段的患者分别为11例(55%)、8例(53.3%)(z=0.097,P=0.934),治疗后仍为第1阶段者分别为1例(5%)、3例(20%),奖励语言训练组有8例达到第3阶段,1例达到第4阶段,而对照组只有1例达到第3阶段(z=2.571,P=0.010),奖励语言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4.102,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1.983,P=0.047)。②临床疗效:奖励语言训练组显效14例(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6例(40%),总有效率73.3%(P<0.05)。③日常生活交流态度: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均为交流态度不良(Ⅱ群),治疗后奖励语言训练组19例(95%)交流态度良好,对照组8例(53.3%)交流态度良好(P<0.01)。结论:奖励法能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语言表达、语言理解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智力、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治疗行之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实用语言治疗学.[M].吴海生;蔡来舟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   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内容与方法 [J].
昝飞 ;
马红英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4) :136-137
[3]   关于儿童孤独症治疗现况的思考 [J].
王成美 ;
穆朝娟 ;
王延祜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4) :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