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理论反思

被引:7
作者
吕斌 [1 ]
李国秋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信息社会; 信息化; 信息技术;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信息化在我国是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分歧较大,理论研究有所不足。本文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为借鉴,从信息化的理论视角,信息化的核心和实质,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的内在逻辑,信息化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791 / 17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有关信息社会的五种视点 [J].
吕斌 ;
李国秋 .
图书情报工作, 1997, (03) :62-63
[2]   美国信息社会概念及其文化假设 [J].
李国秋 ;
吕斌 .
图书与情报, 1996, (03) :70-72+69
[3]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宋玲主编.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  
李京文等 主编.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6]  
[法]诺拉(Nora,S·)[法]孟克(Minc,A·) 著,施以方,迟路 译.社会的信息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德]弗里德奇(G·Friedrichs)[波兰]沙夫(A·Schaff) 编,李宝恒 译.微电子学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