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值及物理过程对“98·7”暴雨预报结果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贝耐芳
赵思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暴雨预报; 初值; 物理过程; 地形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系统(ARPS),对1998年7月20日至22日期间长江流域的低涡切变线及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对“98·7”突发暴雨的影响因子及改进预报的可能途径。初值的不完全是影响成功预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利用尽可能收集到的资料,对初值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之后,模式能较好地复制出7月20~22日24h降水及环流形势。利用模式结果,讨论了凝结潜热释放和行星边界层过程在低涡切变线维持中的作用以及云贵高原在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对低涡及切变线的演变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低涡切变线形势维持的可能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暴雨特征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张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81-94
[2]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J].
胡伯威,彭广 .
大气科学, 1996, (04)
[3]   梅雨锋上与强暴雨有关的中低压及其三维环境流场的诊断研究 [J].
施曙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4) :476-484
[4]   梅雨锋上中尺度低压发生的数值模拟实验 [J].
周晓平 ;
赵思雄 ;
张宝严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4) :353-361
[5]   中尺度低压系统形成和维持的数值实验 [J].
赵思雄 ;
周晓平 ;
张可苏 ;
刘苏红 .
大气科学, 1982, (02) :109-117
[6]  
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M]. - 科学出版社 , 曾庆存 著, 1979
[7]  
Eshensen, and J.Chu, Determination of bulk properties of tropical cloud clusters from Large-scale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J .2 Yanai,M. S. S. Atmos. Sci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