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

被引:52
作者
吴刚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程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关键词
校本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机制; 学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冬末春初仍然寒风凛冽的北京,我们一如既往地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关注着并及时向您传递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2001年9月,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春季又有4个实验区加入。2002年9月,新课程在530个省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870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加上国家级实验区学生,将近1000万人。据了解,到2003年9月,课程改革还要有更大的迈进,估计将有1000多个县区要进入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将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35%。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评价怎么搞,等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京举办了两期研修班,专门研讨了上述问题。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深刻理解、认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内涵、理念、特征和一些做法,本刊自这一期起特邀有关专家和基层教研室撰文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