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北部日本鳀鱼(Engraulis japonica Houttuyn)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介康
秦玉江
李培军
机构
[1]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卵巢发育; 卵径; 鳗鱼; 生殖期; 初步研究; 生殖习性; 繁殖期; 卵粒; 渔场; 产卵场; Engraulis japonica Houttuyn; 平均体长; 鳀鱼; 黄海北部; 日本;
D O I
10.16446/j.cnki.1001-1994.1978.10.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鳀鱼一年繁殖一次,在一个繁殖期内为分批排卵,一般分2、3次排卵。个体平均怀卵量(卵长径0.3毫米以上)约11000粒,第一次排出40%左右,第二次排出约24%,之后排出的卵粒数很少,残存卵粒被卵巢壁吸收。鳀鱼于4月末至5月初到达辽宁黄海沿岸。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6月。 7~9月产卵活动继续,但产卵量显著减少。辽宁黄海沿海的中心产卵场在大洋河口~海洋岛一带,其次是大连近海的园岛附近。产卵期间,鳀鱼活动于水深25米以上的水层,产卵盛期水温16°~22℃、盐度28~31‰。鳀鱼1令成熟,寿命大致为三年。生殖鱼群主要是1、2令鱼,约占90%。平均体长110毫米、平均体重(纯重)8.8克。雌雄性比大体各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