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保障与人均预期寿命展望

被引:5
作者
王晓耕
机构
[1] 北京普仁医院营养室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人均预期寿命; 医疗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3 [寿命的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均预期寿命作为最具综合意义的民生指标首次成为我国5年规划纲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意味着我国正在从单向应急保民生走向全面综合改善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曾经创造了人均预期寿命24年年均增长0.45岁以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而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却明显放缓,不但明显低于改革开放以前,也落后于同期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水平。究其原因,国民医疗保障体系缺失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提出的各项任务,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就一定能够重新回到正常增长的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浅析印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葛元 .
人口与经济, 2009, (S1) :149-150
[2]   “全民医保”目标与底线公平理念 [J].
王欢 ;
苏锦英 ;
闫磊磊 ;
张亮 .
医学与社会 , 2008, (11) :42-44
[3]   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J].
郑功成 .
医学与社会, 1998, (04) :1-6
[4]  
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