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村落活态再生之道——浙江黄岩乌岩头古村实践为例

被引:30
作者
杨贵庆 [1 ]
开欣 [2 ]
宋代军 [2 ]
王祯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活态再生; 保护和再利用; 乡村振兴; 乌岩头古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基于对传统村落"活态再生"内涵阐释、理论文献的综述,从"文化定桩、功能注入、点穴启动、适用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当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结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古村实践案例,列举了"活态再生"具体改造方法及改造前后对比,体现了规划设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角色,以期对当前我国各地相同或相似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有所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 [J].
杨贵庆 ;
关中美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 (01) :1-6
[2]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为例 [J].
杨贵庆 ;
王祯 .
城乡规划, 2018, (01) :24-32
[3]   我国乡村规划研究评述与展望 [J].
孙莹 ;
张尚武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4) :74-80
[4]   从“关系”到“社会资本”:论我国乡村规划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J].
乔杰 ;
洪亮平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4) :81-89
[5]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 [J].
张浩龙 ;
陈静 ;
周春山 .
城市规划, 2017, 41 (04) :74-80
[6]   作为人居形式的传统村落及其整体性保护 [J].
张松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2) :44-49
[7]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 [J].
杨贵庆 ;
蔡一凡 .
上海城市规划, 2016, (04) :9-16
[8]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考 [J].
杨贵庆 ;
戴庭曦 ;
王祯 ;
黄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3) :45-54
[9]   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 [J].
冯骥才 .
决策探索(下), 2015, (08) :65-66
[10]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J].
杨贵庆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5 (03)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