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方向与途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孙久文 [1 ,2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3]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地理; 重塑; 途径; 演化过程和特征;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以"一带一路"为主的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的重塑。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化分析入手,剖析了长期以来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以及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的变化,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空间格局所表现出的三个变化特征,同时从加快贸易自由化和国内一体化,平衡区域空间的人口与经济总量疏密度,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大支撑带,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41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 [J].
姚鹏 ;
孙久文 .
财贸经济, 2015, (01) :132-142
[2]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J].
孙久文 ;
胡安俊 ;
陈林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3) :175-178
[3]   “十二五”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基本方向 [J].
孙久文 .
新疆财经, 2012, (02) :5-11
[4]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与改进对策 [J].
淦未宇 ;
徐细雄 ;
易娟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40-46
[5]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 [J].
陶良虎 .
理论月刊, 2010, (01) :5-11
[6]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J].
戴宏伟 ;
王云平 .
当代财经, 2008, (02) :93-98
[7]   增长极理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J].
高进田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2)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