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基于经济和谐增长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李书锋
机构
[1]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部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和谐增长; 内在要求; 路径;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09.05.027
中图分类号
F120.3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经济和谐增长符合时代的需求。经济和谐增长的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经济和谐增长理念的引导,只有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 [J].
金相郁 ;
郝寿义 .
财经科学, 2006, (07) :110-117
[2]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J].
余源培 .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04) :1-5
[3]   论发展观的演变 [J].
郭熙保 .
学术月刊, 2001, (09) :47-52+89
[4]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经济发展思想史.[M].(澳)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H.W.Arndt)著;唐宇华;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7,
[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  
新发展观.[M].(法)佩 鲁(Perroux;F.)著;张 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